画
家
/
北
京
出
身
おう・しょう
王昭
Wang Zhao
帝王後裔
王昭的父親王愛蘭,為金朝金世宗完顏雍第27代世孫。母親愛新覺羅‧溥韞娛,為宣統帝愛新覺羅‧溥儀的六妹。
父母均為任職於北京畫院的近代著名畫家。
王昭自幼深受家庭藝術氣息的薰陶、從8歲開始其作品多次參加國際兒童美術畫展並獲獎。
在父母的嚴格教誨下,王昭自幼熟習中國水墨畫及宮廷畫的傳統技法。
下鄉時代
1969年文化大革命期間王昭到延安農村插隊務農4年,後又被分配到西安鐵路局當養路工。
在這10年極其艱苦的生活條件下,王昭仍堅持揮筆創作。
文革結束後,周恩來總理夫人鄧穎超得知王昭的母親病重的消息,
於1978年協助解決了王昭的返京問題,回京後,在照顧母親的同時,進入北京畫院學習、深造。
失落的技法
在中國國內追尋繪畫靈感的旅途中,王昭對於敦煌莫高窟裡的色彩艷麗的壁畫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。
自唐代以後,水墨畫成為中國繪畫主流,礦物顏料的運用技法逐漸失傳,在日本則以岩彩畫的形式保留並傳承下來。
王昭開始思考:是否能在中國水墨畫中注入日本畫的自然色彩呢?
嶄新畫境的追求
1982年母親病故後,王昭東渡日本留學。進入國立東京藝術大學,
從師於現代日本畫巨匠平山郁夫先生(曾任東京藝大校長、日本文化勛章獲得者)。
王昭通過刻苦的學習,在水墨畫的基礎上又融合了日本岩彩畫的特長,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。
他的作品深受好評,在日本、法國、德國、中國大陸及台灣等地舉辦個人畫展七十餘次。
2012年8月,在王昭的祖先發源地─黑龍江省哈爾濱阿城金上京歷史博物館內,
以他民族氏名命名的「完顏昭美術館」正式落成。